欢迎光临密封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技术应用
特殊密封材解析与研究
2013年07月16日 15:26 密封产业网

   双组分聚氨酯密封材料合成中的化学反应双组分反应型聚氨酯密封材料的甲组分称为基剂, 是含有一定量活性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 乙组分为含有一定量活性羟基的固化剂。在使用时, 只要将一定比例的甲乙两组分充分混和后, 用适当的工艺将混和材料充填于待密实的接缝中, 即可在室温下自行反应, 固化成为有一定强度、变形性、耐久性和与基面有良好粘结性的嵌缝材料。双组分聚氨酯的合成过程中主要是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反应, 也会包括与氨基甲酸酯基、羧基、脲基等的反应,而与水的反应则是主要的副反应。由于该反应中会放出 CO 2, 引起密封材料的发泡而造成性能下降, 因而在制备中需严格加以控制。

  实验过程( 1) 基剂的合成: 将聚醚多元醇加入四口瓶中,脱水后按比例加入 TDI, 在N 2保护下于 80 e 搅拌反应 10 12 小时, 得到预聚物, 密封待用。

   固化剂的制备: 固化剂由所选定的聚醚多元醇、填料、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及催化剂等多种成分经强力搅拌制得。性能检测

  温箱中硬化 24 小时, 取出已硬化的试件, 沿中心方向切开, 测定其中心部位的高度, 由于模具本身的深度为 18mm, 则高出部分越多, 表明发泡性越大( 2) 拉伸粘结性能测定: 拉伸粘结性能包括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试件为水泥砂浆板粘结试件, 按 GB/T13477- 92 之规定进行试件制备和拉伸, 测试时为缩短试验周期而将试件的养护周期改为 23 e @ 1d + 50 e @ 3d + 23 e @ 1d, 而后在室温下测定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3) 密封材料密度、表干时间、适用期、渗出性指数、50 e 下垂性、低温柔性和弹性恢复率的测定均按GB/ T13477- 92 中所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

   结果和讨论5. 1 合成试验中有关影响因素的讨论5. 1. 1 聚合物结构变化的影响在TDI 与聚醚多元醇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分子中, 随着所用多官能团聚醚所占比例的不同, 形成聚合物结构状况也不同, 因而对材料的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试验过程中随着这种比例的不断改变, 不仅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较大的变化, 而且诸如发泡性、表干时间、渗透指数等其他多种性能也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其中拉伸粘结性能随结构改变的情况如表 1 所示。

  表 1 硬化剂中三元醇聚醚/ 二元醇聚醚比值对密封材料性能的影响三元醇聚醚/ 二元醇聚醚( Wt)抗拉强度, MPa断裂伸长率, %渗透性指数4/ 1 0. 14 375 3. 1 6/ 1 0. 19 469 3. 3 8/ 1 0. 19 478 3. 3 10/ 1 0. 21 408 3. 1 100% 三元醇聚醚0. 22 420 2. 3在这组试验中 所采用的基剂均为同一批号, 因而硬化剂中所用三元醇聚醚的比例变化对混和后密封材料中形成的聚合物的结构有直接影响, *大的变化在于交联密度的不同。可见,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 抗拉强度增大, 而断裂伸长率趋于降低; 对于渗透性指数, 虽然聚合物交联密度的大小看来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但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还是有减小的趋势。NCO/ OH 比值的影响NCO/ OH 的比值是指在*后密封材料的混和配制过程中, 这两种活性基团的当量比值。按照反应过程分析, 当 NCO/ OH = 1 时, 有利于二者之间反应的进行, 但为了考虑施工操作中的误差、环境条件的变化等, NCO/OH 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也应当满足性能的要求。NCO/ OH 比值在 0. 9 至 1. 2的范围内变化时, 密封材料的发泡性及拉伸性能

  当NCO/OH 的比值大于 1. 0 时, 随着该比值的增大,发泡性有所增加, 这是由于剩余的 NCO 与体系中的水反应造成的; 而当 NCO/ OH 的比值小于 0. 80 时, 混和后的密封材料膏体就很难形成交联的聚合物, 成为抗拉强度很低的塑性体, 不再具有弹性体的性能。在一般所选定的基剂和硬化剂的配方条件下, 允许的操作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

相关资讯
  • 汽车密封胶条的分类简单介绍
    汽车密封胶条的分类 1、硫化橡胶类密封胶条 一般为三元乙丙材质。综合性能优异,具有突出的耐臭氧性,优良的耐候性,很好的耐高温、低温性能,突出的耐化学药品性,能耐多种极
  • 油封使用的注意事项
    1、轴的转速由于设计和结构上的原因,高转数的轴应使用高速油封,低转速的轴使用低速油封,不能将低速密封件油封用于高速轴上,反之也不行。 2、环境温度在使用温度较高的情况
  • 密封胶的种类及简介
    七十年代以后,密封胶已开始用于建筑结构接缝密封,逐渐成为主体材料。该类材料可功能和基础聚合物两种方法分类,重要的是根据用途及密封功能对产品分类,已 经编制标准的有玻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淄博途讯网络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57号

   鲁ICP备17031163号-9